HTML 5 從 2010 年後就成為網路產業的顯學之一,而讓其知名度突然爆增非常重要的推手當然就是 iPad 的問世,當然也許會有人說 Google 也扮演很重要的角色,但是如果是以平版電腦這一塊而言,一開始 Android 是以「支援 Flash 」為賣點之一,這其中當然有很多市場與產業的競合因素,比如當時 Android 會以「支援 Flash 」為賣點,是因為那個時候 Facebook 上有相當多的遊戲,都還是以 Flash 製作,而一開始 Steve Jobs 以效能與電池續航力的角度來說明 iPad 為什麼以 HTML 5 為主,而不支援 Flash 時,還被不少分析師或 Flash 的開發人員 / 使用者冠上陰謀論之類的帽子,而這一切在 2011 年底 Adobe 也自行宣布不再進行手持裝置的 Flash 版本更新後,Steve Jobs 的論點即獲得了相當程度的平反。也因此,更確立了 HTML 5 在可預見的未來幾年中,將會於網路應用相關設計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。
但其實 HTML 5 並不是在 2010 年 iPad 發表或 Google I/O 時突然繃出來的,早在 2004 年 IE 獨霸瀏覽器市場的年代,Apple、Mozilla、Opera 有鑑於當時發展的趨勢與當時 HTML 4 開發上的限制,且希望在接下來的網路市場贏得先機,一起成立 WHATWG 組織,開始著手制定下一代的 HTML 規格,當時稱之為「Web Application 1.0」,在 WHATWG 努力耕耘了數年之後,終於讓原本專注於推動 XHTML 的 W3C 也決定納入 WHATWG 的提案,而於 2008 年發表了第一版的 HTML 5 草案。
而這期間,網路市場也正發生著劇烈的改變,其一網路應用的軟體化與平台化,隨著 Google 一系列服務以 AJAX 的應用重新定義了網站應用與使用經驗的可能性後,Javascript 重新贏得了開發者的目光,也開啟了接下來網路應用軟體化的契機。其二即是瀏覽器市場隨著 Firefox 經過了數年的努力,明確地分食了相當比例的瀏覽器市占率,Google Chrome 也於 2008 年底加入戰局,微軟被迫開始重啟自家瀏覽器更新的計畫,讓各網頁標準的支援度、Javascript 的執行速度,成為市場與使用者關注的焦點。
時至今日,市場的主要焦點在於手持裝置快速的硬體發展與各大平台 Apps 的相關應用,不論是 iOS、Android 或是 Windows Phone 都有其各自的開發平台與工具,但目前各平台的瀏覽器與 Apps 共同支援的開發方式即是 HTML 5 。但 HTML 5 代表的是 HTML 5、CSS 3 與 Javascript 的開發組合,把三者僅任採其一,都無法作出最佳的表現與最大的開發效益。目前 HTML 5 還在候選版本階段,各大瀏覽器的支援度也還不盡相同,我們會在接下來的文章持續關注並介紹最新的應用與相關發展。